OHOS标准系统的IPC和RPC代码分析


这篇文章主要介绍“OHOS标准系统的IPC和RPC代码分析”,在日常操作中,相信很多人在OHOS标准系统的IPC和RPC代码分析问题上存在疑惑,小编查阅了各式资料,整理出简单好用的操作方法,希望对大家解答”OHOS标准系统的IPC和RPC代码分析”的疑惑有所帮助!接下来,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!  在Linux命令行下进入 //foundation/communication/ipc/ 目录,通过tree命令将目录树结构打印出来并重定向到文本文件中。为减少干扰,直接去除test相关的目录和文件,再酌情微调一下部分目录和文件的位置。重点阅读剩下的几个BUILD.gn文件,结合几类系统分别整理BUILD.gn中的编译目标,尽可能地挖掘有用信息(后继在深入理解代码时也可以对该目录树结构补充新的信息)。  目前我整理出来的信息大概如下:  从上面的整理可以看出,Lite类型系统和STD系统,各有一套自己的IPC/RPC的实现代码。因为当前目标是要研究标准系统的dmsfwk组件(和samgr等其他组件),所以我们当前的重点是上文中的编译目标【10】【11】【12】。  通过对比【10-ipc_core】和【11-ipc_single】两个编译目标的BUILD.gn文件,可以认为【11】是【10】的子集,因为:目标【10】没有定义CONFIG_IPC_SINGLE,目标【11】是有定义的。在部分共用的源代码文件中,有使用 #ifndef CONFIG_IPC_SINGLE 控制的代码,是目标【10】专用的。目标【10】比目标【11】多编译几个文件,是与DBinder、DataBus相关的,用于RPC。  目前还没有非常确定【10】【11】各自的应用场景有多大的差别,但我的理解偏向于Stub/Server端多依赖免费云主机域名【10】,而Proxy/Client端多依赖【11】,或者分布式SA多依赖【10】,普通SA多依赖【11】(有待后面有更多的理解后确认)。  不管怎样,【10】和【11】两个目标的代码是共用的,都属于IPC范畴,可以一并阅读理解。【12】则属于RPC范围,再单独阅读理解。至于Lite类型系统的编译目标,待以后有空研究的时候再补充相关总结。  ipc组件根目录下的README.md文件中有提到:IPC(Inter-Process Communication)与RPC(Remote Procedure Call)机制用于实现跨进程通信,不同的是前者使用Binder驱动,用于设备内的跨进程通信,而后者使用软总线驱动,用于跨设备跨进程通信。IPC和RPC通常采用客户端-服务器(Client-Server)模型,服务请求方(Client)可获取提供服务提供方(Server)的代理 (Proxy),并通过此代理读写数据来实现进程间的数据通信。通常,系统能力(System Ability)Server侧会先注册到系统能力管理者(System Ability Manager,缩写SAMgr)中,SAMgr负责管理这些SA并向Client提供相关的接口。Client要和某个具体的SA通信,必须先从SAMgr中获取该SA的代理,然后使用代理和SA通信。  熟悉Android系统或者做过OHOS系统移植的小伙伴,即使没有非常深入理解过Binder,但估计也会经常听到基于Binder驱动的IPC机制。  内核态的Binder驱动实现代码,在 //kernel/linux/linux-5.10/drivers/android/ 目录下。在编译Linux内核时,通过 //kernel/linux/config/linux-5.10/arch/arm(arm64)/configs/ 目录下的 xxxx_defconfig 文件中的如下配置,将Binder驱动模块编译进内核:  Binder驱动在内核向用户态进程提供服务;用户态进程通过 open(“/dev/binder”) 和 ioctl() 来使用Binder服务实现IPC。到此,关于“OHOS标准系统的IPC和RPC代码分析”的学习就结束了,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。理论与实践的搭配能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,快去试试吧!若想继续学习更多相关知识,请继续关注百云主机网站,小编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实用的文章!

相关推荐: C++可排序的最大块数问题怎么解决

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“C++可排序的最大块数问题怎么解决”,文中的讲解内容简单清晰,易于学习与理解,下面请大家跟着小编的思路慢慢深入,一起来研究和学习“C++可排序的最大块数问题怎么解决”吧!This question is the same as “Max C…

免责声明:本站发布的图片视频文字,以转载和分享为主,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;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:360163164@qq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Like (0)
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Previous 02/13 11:17
Next 02/13 11:17

相关推荐